2019年11月12日19:00-20:40,崇艺楼120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,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、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、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、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王跃文先生应邀做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“艺苑真人图书馆”,担任“湘土作家阅读季”第二期的“真人书”,与学院师生近距离分享文学欣赏与创作心得。
王先生说,文学在中国文化生成和传承中,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它不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深刻地、永久地参与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。对于艺术工作者而言,文学是艺术的根基,文学根基越扎实,艺术道路方可长远。他以中外名著为例,结合个人创作经验,与在座读者分享了文学欣赏和创作中的三个重要问题:
一是文学虚构。王先生指出,文学虚构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法,应以现实、文化、逻辑、心理为依据来设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。正因为如此,他的代表作《国画》《梅次故事》《漫水》《大清相国》中所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,才能让读者感觉到清新自然、真实细腻。他特别强调,任何文学虚构必须是艺术表现的需要,否则便失去其意义。
二是文学语言。王先生首先从“文章”的辞源指出“文章”即经过修饰的语言。中外流传千古的文化名作,都是文采斐然的经典之作。他以郑板桥的诗、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、马致远《天净沙•秋思》为例,解析了他对“文采”的理解。他还告诉读者,小说语言,区别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,并以《百年孤独》《红楼梦》等经典作品为例,详细解析了作品的语言风格。
三是文学主题。王跃文认为,文学主题是客观存在的,但切忌主题先行,文学主题巧在含蓄,贵在丰富,高在超拔,要向上向善向美。正因为如此,文学经典才得以源远流长。
进入“阅读真人书”环节,现场“王粉”争先提问。读书协会会长王雄问:“您取得了很大的文学成就,但我们了解到您的起点学历并不很高,这也鼓舞了我们大专院校的同学,怎样才能突破学历瓶颈笑傲职场?请您给我们一些好的建议”;余渊老师就《漫水》问:“文学来源于生活,地域的故乡安放人的身体,精神的故乡安放人的心灵,‘漫水’是否就是您安放心灵的地方?故事主人公是否有原型?您创作这部作品的立意是什么?”影视系张舸副主任问:“厚重的传统文学在受到抖音、微博等现代创作方式的冲击下,如何保持生命力?文学青年又应怎样去追逐自己的文学梦?”
对于师生的踊跃提问,王跃文一一作答。他认为,自己从事文学创作30年,作品常年畅销,是因为自己写出了生活的真实性,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,得到了读者的认可。同学们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到了最大努力,必然会有所成。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,瓶颈只是暂时的,同学们应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。他建议同学们读书时应当重视“背书”,特别是经典著作,并现场流利快速地背诵了一段鲁迅的作品,赢得热烈喝彩。
他说,“漫水”确实就是自己的家乡,是自己文学创作的源头,作品《漫水》中的主人公不是单指某一个人,而是涵盖了一代人,他们的人生态度、生活方式、道德观均体现在其中,自己在创作时没有明确的目的,是因为被某些人、某些事打动而产生创作欲望。一位作家只有创作的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深入人心,才能称得上是“成功的作家”。文学创作是一件苦差事,年轻人应当先脚踏实地工作,先解决生存问题再逐步追逐文学梦想。好的文学作品的保质期是长久的,好的文学题材不会过期。如果为了迎合读者而创作,是庸俗的写作,将会很快消亡。
王跃文先生的文学创作硕果累累,书法艺术造诣也很高。活动现场,他带来了应邀之作——学院图书馆馆训墨宝:“美在有知,胜在有识”。王章华书记代表学院师生接受了这一用心之作,并对王跃文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。
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活动,王章华书记、张勇院长、周文清副院长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;本次活动也得到相关系部,特别是影视系、舞蹈系、美术系的大力支持。
(王先生分享创作心得)
(阅读真人环节)
(王章华书记接受捐赠墨宝)
(活动结束留影)